神奇風骨草膠囊的功效:什么是淡水魚?
發(fā)布時間:2022-10-31 13:21:22
秋季是又一個垂釣的黃金季節(jié),氣(水神奇風骨草什么地方有出售)溫明顯下降。仲秋后的華南已基本上熬過了高溫酷暑的折磨,釣魚人揮竿江湖,精神格外抖擻,除常規(guī)的真餌釣魚外,很多人也玩起了假(擬)餌——路亞釣魚。
路亞釣淡水的目標魚主要是性情兇猛的掠食性魚類:鳡魚、狗魚、黑魚、鲇魚、鱖魚、鱸魚、鲌魚和淡水白鯧等。在了解上述各魚的棲游規(guī)律、覓食特點,尤其是掠食泳層的基礎(chǔ)上,再先擇適于垂釣對象魚的有效路亞。
例如:鳡魚多游弋于水之上層掠食小魚,故而常選用魚形軟餌浮釣;而鱖、鲇多在水底索食,因此宜用沉水性的顫泳型路亞——全泳層路亞,其中的鐵板路亞以其在水底發(fā)光的效果,誘發(fā)對象魚的攻擊欲望而中鉤。下面簡介數(shù)種路亞秋釣?zāi)繕唆~之法。
一、魚形軟餌浮釣鳡、鯧
魚形軟餌系全泳層路亞,沒有固定的泳層設(shè)計,即可釣上表層、上中層、下中層和下底層之魚,其優(yōu)勢在于操控靈活自由,隨心所欲且效果頗佳。操作的關(guān)鍵為釣手的控竿、擺線、晃餌技巧的熟練程度乃是能否令其置于設(shè)定的釣棚范圍之內(nèi),并呈病弱小魚“Z”字形運動而吸引目標魚的注意進而誘惑其吞食上鉤。這是能否獲魚的根本所在。
1.釣鳡魚(鳡條、桿魚、黃箭、銅箭、銅頭箭、老虎魚)
鳡體側(cè)扁狹長,呈紡錘流線形,頭部錐形、吻喙尖長、口裂很大、眼睛較小。雖無唇齒,但頜床堅硬有力。脊背青黃、腹白、尾鰭寬大強健、頭和鰓蓋均為黃銅色。游速極快、行動敏捷。鳡是生性兇猛的肉食性魚,多以各種魚類為食,有時也獵食禽鳥和小動物。
鳡極貪吃遇食即吞,有食就搶。鳡為野生自然繁殖,成魚多在江河湖庫上游或岸畔草灘產(chǎn)卵孵化,幼魚生長快,2齡時可達2~3千克,大鳡可達一二百千克,身長4~6米,可謂窮兇極惡的龐然大物——淡水中的霸王魚。釣鳡是勇敢者的行為,極具刺激性,委實過癮!倘偶數(shù)十斤大鳡,岸釣要放線控遛,船釣要任其拉船而走,待其力竭翻白,再用魚叉擒獲之。
鳡魚體大力大,釣竿以2.0~2.7米的高碳路亞竿為宜,主線3號PE線輪儲80~100米,亦可用堅韌的海竿。釣位宜選在多小魚小蝦的草灘,高棵葦草叢邊緣等水域。路亞為商品魚形軟餌,塑膠擬魚長10厘米,寬1.3厘米,胸下部掛一枚小錨鉤(三角鉤),
背后部裝一枚粗大銳鉤,鉤柄完全隱于魚體之內(nèi),鉤彎鉤尖外露朝上。此二鉤各有其用,對象魚倘從魚頭吞食,則前鉤擊刺之,如從后面追尾吞食則后鉤就顯威力了。此擬魚重約5克,投二、三十米遠,釣神奇風骨草假藥表層、上層之魚,很好用。如無商品路亞,亦可自制,根據(jù)個人習慣喜好,使用起來更方便有效。
早期釣鱸、鯛、鲌、狗、鳡、哲羅等魚用的擬餌材料為木材或鋁、鐵片等,如今多用塑膠。其優(yōu)點是仿真性高,使用靈便,無須頻繁換餌。制作擬餌魚的塑膠以銀白色為佳,如有熒光更好。擬白鰷,體長為8~10厘米,寬1.2~1.5厘米;小鯽長10~15厘米,寬3.5~6.0厘米。其頭部、眼睛、鱗片、鰭尾越逼真越好,以達到以假亂真之目的。
還要在擬魚背鰭上制一小孔洞或嵌一連接環(huán),用來拴主線,如將擬魚體上涂滿腥香味的調(diào)料,則能刺激對象魚的嗅、味覺,更易上鉤。擬魚完成后,要在其頭尾兩端各結(jié)一大鉤,常用的是伊勢尼12~14號,腦線粗0.4毫米,長為2~3厘米,其尾部也要拴2鉤,規(guī)格如上。
主線徑為0.5~0.7毫米,主線端需系連接環(huán),環(huán)下再結(jié)一段20厘米的線,以連接擬魚背鰭處的孔洞或金屬環(huán)。此種釣法神奇風骨草膠囊是保健品嗎適用于拋竿遠釣,一般為30~50米。當擬餌入水后,浮漂于水面或水面下50~100厘米的水層(需事先加小鉛珠調(diào)試)即可緩慢回收釣線,模擬受傷小魚的動態(tài)以誘神奇風骨草真假魚上鉤,即海竿拖拉釣法。如釣近則換成手竿,可提拉點釣,亦可拖拽守釣或走釣。
最后再強調(diào)一下釣點的選擇:
首先是釣流水、急流釣狗魚、鱖魚;緩流、回流釣鳡魚、鲌魚。擬餌在水流作用下如真魚一樣游動、旋轉(zhuǎn),鳡等掠食性魚類會一口吞之。
其次是釣進出水口,如近岸可用手竿提拉點釣,更快捷有效。
再次是釣草洞或草叢邊緣等多小雜魚、小快魚的水域,此地系鯧、鳡的天然食堂。釣法是手竿拖拽守釣,但需長竿短線(竿長的1/2~2/3)以方便操作。
尚需注意的是:無論何種水體,都要留心水的清濁度,這也是擬餌釣魚成敗的關(guān)鍵。水清則易辨明知假餌而不食,水太渾又不易發(fā)現(xiàn)目標,所以最好選用由黃變綠或清濁相交處水體為佳。時間上也要講究,清水釣暗(晨昏陰雨霧霾之時),濁水釣明(白晝晴天),這樣才能多獲魚。
2.釣淡水鯧
淡鯧與海鯧的生活習性、棲游規(guī)律和覓食特點基本相同:生活在水底多礁叢石堆巖崖水域,水深多為一二十米處,白晝集群垂直上浮游弋于水體上表層覓食,夜晚再回到水底。故而白天宜浮釣上表層之鯧,這點與釣鳡一樣。鯧魚體形橢圓,體色銀白,頭小嘴小,因此所用路亞宜小不宜大,上文自制的白鰷擬餌(8~10厘米)適于釣鯧。
釣線釣鉤亦可用中小檔者。具體釣法可參照上文不贅。釣鯧最簡便的路亞是米諾,其釣棚設(shè)計為0.5~1.5米,正好是白鯧游弋的泳層。倘夜釣之,宜乘船筏至深水多礁石或巖崖根部,使用由鋼絲、施轉(zhuǎn)亮片、重量鉛和橡膠組成的復(fù)合式旋轉(zhuǎn)亮片路亞,待抵底后再收線擺竿晃餌,逗鯧上鉤,效果不錯。船筏夜釣深水要特別注意安全,必穿救生衣。
二、蛙形面餌草洞釣黑魚
青蛙、草蛙是黑魚的美味佳肴。尤其是黑魚產(chǎn)卵的5月末至7月初,此時它們多游弋棲息于有水草的靜水或緩流區(qū)。8-9月在幼魚剛離窩的那段時間里,雌雄親魚一直是守護其側(cè),如發(fā)現(xiàn)吞食其卵和仔魚的蛙類等天敵,便立即出擊吃掉。人類根據(jù)這一習性,便想出了以蛙為餌釣黑魚的辦法。但在少蛙或無蛙的時候,或者出于保護蛙類的生態(tài)意識,又想出了用面泥捏制擬蛙釣黑的絕招。
1.淘寶上的神奇風骨草那個是真的制作
玉米面、白面按7∶3的比例蒸成窩頭,涼后掰成塊放在鮮豬血中浸泡5分鐘,取出后反復(fù)揉搓至軟如耳垂;將面泥捏成1角硬幣般大小的草蛙狀,待干后即可掛鉤施釣。
2.釣組
黑魚個體較大,吞食兇猛且抗爭力強,一般應(yīng)使用6.3米或5.4米硬調(diào)中長手竿。主線徑0.5毫米,線的長度要短于竿2米左右,以便于手持釣竿上下點動或側(cè)移。腦線徑為0.4毫米,長2~3厘米,拴伊勢尼歪嘴鉤10~12號2只。一只位于擬餌頭部(鉤尖朝前),另一只位于尾部(鉤尖朝后)。
3.釣法
1無浮漂釣法。釣手拋餌入水后,手執(zhí)釣竿上下點動,動作要緩慢,以方便黑魚吞食上鉤。為了省力,可備一根木制“Y”形支架插牢于岸邊,釣餌入水后與水面距離20~50厘米為宜,不要沉入水底。因為黑魚多在水體中上層活動。2加浮漂釣法。在餌鉤主線上方20~30厘米處,拴結(jié)一泡沫塊或浮漂,此法勿需提竿不停點動,偶爾為之即可。兩種釣組均不用鉛墜。亦可使用商品蛙形路亞浮釣。
三、羽毛蠅蟲擬餌釣快魚
羽毛蠅鉤即毛鉤,釣蘭刀、沙鉤、馬口、小鲌、黃頭丁等雜食性快魚,簡便有效。釣組如下:兩支4.5米或3.6米手竿,拴上齊竿線,主線徑為0.8毫米,腦線徑為0.5毫米,結(jié)最小號毛鉤,如自制用2~3號挪威鉤或隼牌1號鉤4~6只,拴成串鉤。鉤距為15厘米,腦線6厘米,鉤前墜,主線端為小鉛珠,浮漂為普通立式短漂,漂點水深1~1.5米為宜。
垂釣地點以緩流略渾水域為佳。水流沖動羽毛蠅鉤,會產(chǎn)生蠅蟲掙扎的動感狀態(tài);加之水微濁,快魚不辨真?zhèn),極易吞食上鉤。釣快魚觀漂最有意思,拋鉤入水后,有時浮漂尚未立穩(wěn)就猛然間沉沒,這表明有魚上鉤。忽而浮漂又升上來,繼而便時沉時浮,這說明有幾尾魚吃鉤,此時提竿常常是數(shù)尾魚上岸。
總之,路亞秋釣淡水魚,樂趣多多。
訂閱二維碼及電話
010-67142012 010-67158258
— END —
聽說轉(zhuǎn)發(fā)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