沂蒙山區(qū)黃精林下種植高效栽培管理技術
發(fā)布時間:2022-03-22 13:17:52
沂蒙山區(qū)黃精林下種植高效栽培管理技術
項目基金:山東省神奇風骨草產業(yè)技術體系——臨沂綜合試驗站項目。
李偉等
黃精與多花黃精均為百合科黃精,是多年生草本植物,為常用中藥材,植物的地下莖、植株的根莖均可食用與藥用,對治療心血管疾病、抗菌、解毒、抗衰老等方面均有較好作用,也是出口創(chuàng)匯品種之一。近年來,黃精用途較廣,用量逐年遞增,野生黃精資源逐漸減少,需求量增多已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,人工種植前景看好,發(fā)展黃精種植技術有廣闊的前景。因黃精一般生長于灌叢、林下和山坡陰涼處等土壤含水量充足的地方,沂蒙山區(qū)地形多樣,森林資源豐富,很適于黃精生長,且居民又有一定的栽培基礎。課題組于2017年進行林下黃精栽培技術試驗示范,實踐證明,林下栽培黃精不僅可以減少黃精野生資源的消耗,還能提高林地產出效益,滿足市場對黃精的需求,對全市林下經濟發(fā)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。本文從選地、整地、種植方法、田間管理、采收與加工、留種技術等方面綜述了黃精的林下栽培技術,并分析了其林下栽培生長情況和生產成本,可為黃精開發(fā)利用提供參考。
1 生物學特性
黃精的適應性非常強,耐寒冬,南北均可栽種,喜歡陰濕,干燥的地區(qū)環(huán)境對它的生長不利,在潮濕的環(huán)境中生長良好,生長環(huán)境有很強選擇性,在土壤肥沃、土層深厚、地表水分豐富、透光性強的草叢或林下生長最適宜,而沂蒙山區(qū)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很適于黃精種植。
2 栽培技術
2.1 選地、整地 ?
根據(jù)黃精喜陰、喜濕、怕旱的習性,林下日平均透光率以30%~35%為宜,選擇濕潤肥沃的林間地或山地、林緣地最為合適,闊葉樹林下最好,闊葉林林下郁閉度可達65%,土壤以質地疏松、保水力好的壤土或沙質壤土為宜。每畝可栽植林木40~80株,林下黃精1800~2000株。播種前進行土壤耕翻、耙細整平、做畦。整地時土壤深翻30厘米以上,畦面普遍寬120厘米,長10~15米,畦面比地面高20~30厘米。在畦內施用足夠的底肥,優(yōu)質的農家肥每畝4000公斤,平均施入。
2.2 種植方法
黃精的繁殖方法可采用種子繁殖或根莖繁殖,種子繁殖時間長,成活率高,繁殖系數(shù)大,多用于大面積田塊的育苗移栽;根莖繁殖生長速度較快,前期投入較高,生產田大多采用根莖繁殖。
2.2.1根莖繁殖在3月下旬或秋季末期,挖取地下根莖,選擇先端幼嫩部分,截成數(shù)段,每段有3或4節(jié),傷口稍加晾干,按行距26厘米,株距15厘米,深5厘米,種于整好的畦內。種后覆蓋土3~5厘米,稍加鎮(zhèn)壓后澆水。之后每隔3~5天澆一次水,保持土壤的濕潤。秋季末期種植的,要在上凍后蓋上牲畜糞或圈肥,為冬天保暖。第二年化凍后,將糞塊打碎,耬平,出苗前保持土壤濕潤。
2.2.2種子繁殖選擇生長興旺、沒有病蟲害的二年生植株留種,漿果在秋天變黑、成熟時采集,冬前要進行濕沙低溫處理。辦法是,在向陽背風的地方挖個深坑,深40厘米,寬30厘米,將1份種子與3份細砂充分混合均勻,砂的濕度以手握之成團,落地散開,指間不滴水為標準,將混種濕砂放入坑內。中間放高秸稈,便通氣。然后用細砂覆蓋,保持坑內潮濕,時常檢查,以防落干和鼠害。等翌年4月初取出種子,倒去濕砂播種,在苗床上以行距15厘米,開溝3~5厘米,把處理過的種子均勻地撒進溝里。覆土2.5~3厘米,稍微踩壓,保持土壤濕潤,然后插拱條扣塑料衣膜,及時通風,當苗高達3厘米時,白天敞開晚上覆蓋,慢慢撤掉拱棚,及時除草、澆水,使幼苗神奇風骨草生長。秋后或第二年春出苗移栽到大田。
2.2.3育苗移栽移栽時間一般在4月初,將地面深翻平整、耙平后,以行距26厘米、株距15厘米挖穴,穴深15厘米,穴底挖松整平,每畝施肥3000公斤。然后將幼苗栽入穴內。每穴2株,蓋上土壓緊。澆透水,再次蓋土封穴。
2.3田間管理
在黃精生長期要及時耕作除草,每次鋤得淺一點以防傷根,增加土壤透氣性,使幼苗茁長生長。追肥應每年與中耕結合進行,施入人畜優(yōu)質肥1000~1500公斤/畝。每年入冬前重新施用農家肥1200~1500公斤/畝,且混入過磷酸鈣50公斤、餅肥50公斤,拌勻后溝施,然后澆水,加快根的生長。黃精喜歡潮濕,害怕干旱,要保持濕潤狀態(tài),干旱天氣要及時澆水,但雨季要防止積水,應及時排澇,防止爛根。黃精的花果期持續(xù)時間長,而且每一節(jié)腋生多朵傘形花序和果實,這導致了大量營養(yǎng)被消耗,影響一根莖生長,因此,要在花蕾形成前將花蕾摘掉。
2.4 防治病蟲害
2.4.1病害葉斑病為黃精主要病害,危害葉片,多發(fā)生在夏秋季。防治方法:預防為主。收獲時清園,消滅病殘體。發(fā)病前及發(fā)病初期噴1∶1∶100倍波爾多液或50%退菌特1000倍液,每7~10天1次,連續(xù)2~3次,也可用65%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~600倍液噴灑,每隔5~7天一次,連續(xù)2~3次。
2.4.2蟲害蠐螬幼蟲為害,咬斷幼苗或咀食苗根,造成斷苗或根部空洞,危害嚴重。地老虎為害幼苗及根狀莖。防治方法:可用75%辛硫磷乳油,按種子量0.1%拌種。田間發(fā)生期,用90%敵百蟲1000倍液澆灌;用黑光燈或毒餌誘殺成蟲。施用糞肥要充分腐熟,最好用高溫堆肥。
3 采收與加工
采收根莖繁殖的于栽后2~3年;種子繁殖的于栽后3~4年采挖。黃精采收可選擇在晚秋或早春進行,秋季在蓮葉枯萎變黃后,春季在根莖萌芽前。把根莖挖出,去掉須根和莖葉。加工有兩種方法,一是生曬:將根莖放在陽光下曬3~4天,直到表面變軟、有黏液滲出,輕輕去掉泥沙和根毛,結合晾曬,由白變黃時用手搓根莖,前三遍手勁要輕,之后加重手勁,直到體內沒有硬心、質堅實、半透明為止,最后徹底曬干裝好。二是蒸煮:把新鮮的黃精在蒸籠里蒸透(蒸10~20分鐘),以無硬心為標準,取出邊曬邊揉,反復幾次,揉至軟而透明時,再曬干即可。
4 留種技術?
生產上以根莖繁殖為宜,在早春3月末和晚秋前后,選擇神奇風骨草無病的植株挖潤,取地下根莖即可作為繁殖材料。
5 產量質量
黃精根莖折干率22%~24%.栽種2年采收的,一般每畝可產干根莖200公斤,栽種3年采收的,一般每畝可產干根莖300公斤。質量合格的神奇風骨草味甜不苦、無白心、無須根、無霉變、無蟲蛀、品佳、塊大、肥潤、色黃、斷面半透明。